查看原文
其他

关于催婚的心理学:父母对孩子的自体爱与客体爱

孙平 孙平的Psychology 2023-05-31

过了一个农历新年,不少来访者回到咨询中。每逢及此,都会有一个难以规避的主题被带到咨询中——催婚抑或催生。近些年尤以催婚为甚。
我自己也为人父母,我展望自己将来,对于自己彼时业已成年的孩子,应该也会很自然地升起一股希望ta找到钟情之人,喜结连理的心。我认为这很可能是规避不掉的,自然生成的父母之心,而我今天一点儿也不打算来评价这种心境。
我今天要论述的,是父母对孩子的两种爱。
我认为,父母对孩子的爱,大致分为两种:一种我把它称为“自体爱”(narcissistic love),一种我把它称为“客体爱”(object love)。
我曾经撰文描写过这两种父母之爱,今天我再次对其进行区分和梳理:

1. 自体爱
父母对孩子有自体爱(Narcissistic Love ),在这种爱的模式中,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看待,来爱慕——这让孩子成为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延伸——用自体心理学术语来说,孩子这个时候也就成为了父母的自体客体(selfobject)——帮助父母维持其自尊,其家庭完整感,以及对家庭扩展的期待。这种类型的父母之爱,是普遍且正常的。
尤其在孩子刚刚出生以后,如果父母能对孩子产生这种强烈的自体爱,在进化心理学中被认为是可以促进亲子连结,从而保障家族延续的(参考Diamond一书)。
在自体爱的模式里,父母和孩子在心理层面上彼此“交换”自体客体功能——我(父母)给你(孩子)提供生活照顾、管理、喜爱乃至崇拜;而你(孩子)则给我(父母)提供作为一个父母的骄傲感,以及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完整性。
然而,有些父母始终沉浸在对孩子的自体爱模式当中。哪怕随着时光的迁移,在孩子成人后,他们似乎也无法把孩子视作一个独立的客体(或者“个体”)。这位父母依然自恋性地认为:孩子的职业、婚姻、生育依然和自己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休戚相关——如不控制,不催促其完成,则自己脸上无光,而且自尊和自我评价(如“我不是一个好爸爸”“我没有孙子”“我不是一个好妈妈”“我的人生是不完整且匮乏的”….)——也会极速下降。
在社交层面上,于亲朋好友,乃至街坊邻居那里,自己也会成为被议论的对象。
于是催婚催生现象屡见不鲜,就好像小时候我催你吃饭,长大一点我催你起床,再长大一旦我催你学习,再再长大一点我催你找工作,再再再长大一点我催你结婚,催你生娃,催你…….
这些深陷于自体爱的父母,对孩子的认知始终没有成长和迁移,眼前这个暂时没恋爱没结婚没生娃的孩子,跟小时候那个不吃饭不起床不学习的孩子,本质上没有区别——都是自己要管理和催促的对象,是自己的一部分。
而且在催促的过程中,因为没有把孩子当成有独立思考和感受能力,有别于自己的个体,所以会带出很多评价性:
  1. 年龄评价:你看你这年纪也不小了;你都这么大了;再不找就没得找了….

  2. 个性评价:你就是太挑剔了;你为什么这么自私?;你不能老是眼高手低…

  3. 态度评价:你看我一说你你就烦躁;你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得了?;你怎么不说话?;强词夺理…

  4. 人生完整性评价:没有家庭和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;老了你就知道后悔了;老了进了养老院人人都可以欺负你…

  5. 横向比较性评价:你看人家张三孩子都多大了;你看人家翠花老公多疼她,她还不如你优秀和漂亮;人家老张现在都是儿孙满堂…

  6. 纵向比较性评价:你现在大了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;你们年轻人就是太有自己的想法…..

  7. “自虐型”评价:我们也没几天了,就想看到你…; 你爷爷/奶奶/外公/外婆最后的心愿就是…..



我不认为,任何一个成年的孩子,在这种以爱和关心之名以行的评价旋风之中,或者PUA中,能够心情不受影响。哪怕情绪隔离机制强的人,事后身体也会产生替代性反应。
我想,这就是我有朋友在回老家过了个年,被催了一顿以后,当时没有反应,回来后就呕吐和连续失眠的原因。
说到这里,很多就会认为,父母对孩子的自体爱可有可无,甚至有害——然而这种观点也是错的。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,在孩子最幼小最脆弱最需要共生的阶段,有些父母无法放下自己的各种需要,或者牺牲一部分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孩子。这些父母,在新生的孩子出生以后,始终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——也就是说没有健康的自体爱,把孩子囊括到自己的自恋体系中来。
这些自体爱不足的父母,甚至会举而放弃孩子的抚养,转而交予他人,又或者严重忽略孩子的身心需要,从而丧失了形塑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时光。要知道,没有自体爱,则无法建立早期的亲子共生关系;婴儿早期不能和父母共生,后期安全感会受到严重影响。(参考玛勒)
所以我们说,自体爱并不是不需要,或是不好;它只是需要另一种爱的形式的出现,和参与。

2. 客体爱
父母对孩子有另一种爱,名为客体爱(Object Love)。父母对孩子的客体爱,是后天逐渐萌发且成长起来的。
当孩子的自我、个性、脾性逐渐浮现以后,父母会发现孩子和自己有很多相似,但也有很多不一样——他们逐渐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倾向性(如内外向性)和特点。
发展心理学家们观察发现(当然是西方的发展心理学家),基本上从青春期开始,父母对孩子的客体爱,相较于自体爱,会逐渐占上风。从青春期晚期(大约17-21岁)以降,孩子充当的,更像是我们父母生活旅途中——经验稍逊一些的同行者。我们和孩子之间更多的,是一种相互扶助的同行者感觉。
在客体爱模式里,父母和孩子彼此的交流更有边界,彼此更为自发。父母把孩子生活的决定权逐渐(是逐渐,不是“不听我的你就滚”这种)让渡给青春期的孩子,从而让他们为将来出家庭,走向社会奠定心理基础。
长期身处客体爱滋养之下的孩子,会对父母产生一种认知:你有你的需要和意志,而我也有接受或者拒绝的权利。当我自己也想做的时候我接受,当我自己不方便时则拒绝。我们归根到底是平等的家庭成员。
所以在客体爱模式下,父母对成年孩子婚恋生养的态度,也会有一个本质性的变化,父母会想知道:
我的孩子在想什么?
他/她对婚姻的态度怎么样?
他/她喜欢什么样的人作为伴侣?
我和我老公/老婆的婚姻,是不是给他/她造成了什么影响?
我可以给他/她什么我的建议?我想给他/她什么建议?
在客体爱模式之中,父母倾向于把未婚未育的孩子视作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考、感受、爱的能力的个体。会共情性地想知道他/她在想什么?感受如何?
这样的父母,当然也会关心孩子的生命历程,但明白自己顶多只能给建议,或者分享自己的婚恋、生育经历——而无法再直接厉行干预。因为他们面对的,本质上,是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生命。他/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曾为我所供养的小棉袄,小狗子,小妞妞,小胖胖,小宝宝——在自体爱阶段,如宠物一般的存在。
我的临床经验告诉我,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,如果在婚恋生育方面,始终不被父母当做一个有自己主体性的人,那么父母对他们的评价、催促、相亲安排、甚至威胁,都会起到极强的反效果:
评价有如针刺;
相亲如同工作;
催促如同呓语;
威胁使人生愤……
而我认为,我的华人来访者,无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:
基本上都对评价和PUA日益敏感,和不耐受;
基本上都对不加反思的生活,愈加忌惮;
基本上都对没有情感内核,却一辈子终生粘附的低质量婚姻,愈加恐惧;



所以,我并不是反对父母过问孩子的婚恋和生育(当然父母内心也觉得无需过问这也“都挺好”);我只是认为你有自然的关心和过问,但在此一过程中,要把你关心和过问的人,当人看。
那个用宏大叙事把个人命运一卷而去的时代,起码在很多年轻人的心中,已经一去不返了。如果你一定要用自体爱的叙事,用全然自恋的形式,不把对方当成一个有主体性的人的方法,再来轻易强加一种观念,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人生取向,今日哪怕尧舜再世,孔孟复生,亦难为矣。
且催婚的长辈们,年轻时自己有意无意破坏中华传统最甚;今日再拿出“不孝有三”的中华传统,恐怕也不具有什么说服力。
客体爱,蕴含着一层“客”的意涵。客,寄也,表有“脚自门外而来”——从门外回来的,探望你的孩子,无论你是否承认,他们已然与你有所分化,有所不同。看见这种分化,询问且尊重这种不同,以此为基础再行沟通和联结,大家才能过得一个好年。
所有深度的和谐,都能容得下不同,是为和而不同。

3. 达于中道‍‍‍‍
所以自体爱和客体爱都是要有的,在孩子不同的发展年龄,两者天平会有所偏移。然总体上不离于中道。
在亲子互动的漫长过程中,这两种爱都非常重要。
自体爱让父母在孩子最早期,最脆弱的年华,和他们形成一种无分你我的共生。而这种健康的共生,是孩子后来身心安全感形成之基础。
而客体爱则让父母看到孩子的不同,和他们独一无二的个体性。客体爱允许孩子与自己不同,允许孩子与自己分化,但这也是爱。基于同为人类,因为我有我的生活,而你也值得拥有你自己生活的,一种人同此心的尊重,和爱。
父爱如山,希望他是容得下他山之石的青葱之山,深沉却富有生机;不若压制一生命数十年之久,数百年之久的五指山,其存在本身就让人倍感压力。
母爱叮咛,希望她是道得出自己言语,但也不会褫夺他人言说权利的,生而不(占)有,为而不(凭)恃,爱而不惧(据)的存在。
Peace. 






相似文章:
  1. 父母对孩子:自恋爱VS客体爱
  2. 离婚本身不可怕,可怕的是“让孩子陪你一起离婚”
  3. 亲密关系/核心家庭/社会-家庭关系中的“边界问题”
  4. 我所看到的和谐亲密关系的三个维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